丞相林国超耍了一个小计谋。
他也深知此时必须派重兵剿灭这伙贼寇,派钦差求和不过是表面的形式,到时候就说和谈失败,必须出兵讨伐。为防万一,特安排大军压阵,必要时出兵剿寇,必然大胜,功劳就是我的。
林国超这一手欺骗了皇上,也欺骗了太傅杨顺。
对于皇上严格的来说也算不上欺骗,因为皇上允许林国超自行处理。不过只要不是吃败仗,怎么都好说。
但是,万一出现差错,只要不是大败,以林国超的脑袋及嘴皮子应该也不会出现大事,何况他还准备了后手。
可是对于太傅杨顺来说,可就是真的欺骗。原因很简单,林国超完全没有按照朝堂上说的那样去做,却是想着和谈从中谋利。
然而事已至此,太傅杨顺也没什么办法,毕竟皇上还是信任林国超的。只能由着林国超安排处理。
不过,太傅杨顺还是留了个心眼,密切注意着林国超的动向,一旦有把柄掌握,他是绝对不会对林国超手软的。
林国超这里计划以为周密,自在沾沾自喜。岂知他派大军一事,已被西毛利国小国王收获。
西毛利国小国王经过周密安排,留下几人接待钦差大臣,另外派出大批骑兵在朝廷大军到达密水河畔时突袭包围。
李中奎本来就是一个草包,这次又作为钦差大臣赶赴边关,完全就是一副高高在上小人得志的样子。
丞相林国超实际上也是深知这一点,所以,林国超让李中奎做钦差大臣也不过是一个幌子,利用李中奎钦差大臣的身份,掩盖朝廷大军进发征伐西毛利国的事实。
李中奎是作为钦差大臣身份约见西毛利国小国王,一阵寒暄过后,西毛利小国王只是热情招待李忠奎,至于其他事情一切不谈。
一连三天,李中奎见不到西毛利国小国王,也见不到使臣,李中奎感觉情况不妙,隐隐中觉得自己被西毛利国小国王给耍了。
然而,等到这个时候已经晚了,所有的事情基本上已经结束。
其实早在李中奎刚到边关的时候,西毛利国小国王就已经掌握了朝廷大军的动向,且已经做好伏击的准备。
当朝廷大军一路进发刚刚到达边关还未安营扎寨的时候,西毛利国大军倾巢而出突然袭击。
西毛利国大批骑兵迅速冲散了朝廷大军,本就不善骑射朝廷大军被西毛利国骑兵大肆砍杀,顿时溃不成军,像是赶鸭子一般赶到河里,将军李达被杀,造成全军覆没。
兵部侍郎李中奎最后也被西毛利国赶了回来。
和谈不成,全军覆没,朝野震动。朝廷为此大怒,李中奎锒铛入狱,丞相林国超因此事失势。
西毛利国大获全胜,趁机进一步扩大地盘,接二连三,边关四五个小城又落入西毛利国手中。
为挽回局面,时任中郎将的杨公子被太傅强行推上兵部侍郎职位,带领十万大军杀向西毛利国。
杨公子本就是心思缜密之人,又征战多年,可以说是从军队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虽然年轻,但是作战经验丰富。
杨公子上任中郎将之后,经过仔细研究,一套详细的计划出炉,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直奔西毛利国。稳扎稳打,一路推进,很快就把西毛利国小国王赶出边关。
面对朝廷的十万大军,西毛利国小国王只能告饶求和。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西毛利国小国王求和是不可能的,只能投降。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要是杨公子乘胜追击的话,完全可以一路横扫,把整个西毛利国灭掉。
但是,杨公子并没有趁大胜之机灭掉西毛利国,而是接受了西毛利国的投降,且从此以后必须向朝廷敬上供品。
此一役历时三个月,可谓出征以来最快的一次战役,也是收获颇丰的一次战役。三个月后,杨公子带领大军得胜班师回朝。
杨公子的做法得到了皇上和太傅的大赞。因为西毛利国本身就是贫瘠之地,若要收回,就必须派兵驻守,得不偿失。同时朝廷西边有西毛利国的存在,必然形成一个缓冲区,减少的整个西部的压力。
至此,丞相派失宠,情绪低迷。
太傅派此时已占据多数,成为强大的实力派。权力的天平终于倾斜向太傅派一方。
时至今日,丞相派仍然低迷不振,太傅派雄风大振。
红云的五年之约,正是太傅派强盛时期。太傅杨顺权倾朝野,其子杨公子更是被奉为神勇大将军。
京都城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杨公子的神勇,皇上亲赐“大将军府”占据街道一半,更是为人仰慕。
不过,即便是这样,太傅派杨顺依然不敢放松,他还在不断地拉拢各部人员加入到太傅派。其中胖小子就太傅杨顺重点拉拢对象。
不要小看胖小子,这也是智勇双全的人物,在朝廷共事,智慧是首要的。这几年来胖小子一直在兵部,不仅太傅派杨顺极力拉拢胖小子,就是丞相林国超也依然没有放松对胖小子的结交。
不过,胖小子似乎对两边都不感兴趣,像是要自己独立自身。可是在这个世界里,任何一个想要独立自身都是不可能的。
为此,胖小子无奈,在他看来那一边都得罪不起,不得已只好两面都应承。可是,胖小子这样做事其实是很难的,必然会两边都不讨好。
不过,胖小子自有一套生存方式,这也是他能够这这个派别争斗中幸存下来的法宝。
朝堂上胖小子基本上是很少发言,奔着能不发言就不发言,能少发言就少发言,非要发言的时候,也就是“是是是”“对对对”,谁的派别强盛一点,就不发言支持,绝不应声附和,似乎这个时候他只是站在了弱势的一方。
不要小看胖小子的这个装好人的生存方式,救治这样的生存方式,才让胖小子在朝堂上派别之争中站稳脚跟的。
现在是太傅派强盛时期,胖小子只是私下里和杨公子关系好一些,但也说不上好的很,表面上胖小子还是支持太傅派杨顺的。
不过,太傅杨顺的也是深知他自己早晚有一天也会被丞相林国超修理,如不趁此机会壮大自己派别的人员,他的下场一定会更惨。
为此,太傅杨顺也做了一些准备,逐步把太傅派的大权转移到杨公子身上,自己也开始退向幕后。
杨公子这几年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再加上现在时期太傅派的强盛,致使杨公子行事方面也是极为高调。
然而,就在此时,北海方向又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