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夹起一块酱牛肉,慢慢放进口里,细细咀嚼,回味着。不由得一行眼泪留下,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是生活在南村叔伯们身边,叔伯们从来都是把自己当作孩子,虽然爱护有加,但却从未有过如此这般同龄人的相处。
如今还是第一次有人把自己当作亲兄弟。即便是张小龙、王小虎等四人,从小就一起玩大、长大,也没有这么样的亲近过。
张永见红云落泪,道:“兄弟,就是一顿酒,至于这么激动吗?来,喝口酒”
红云擦了擦眼泪,道:“啥也不说了,就冲你这份情,你这个兄弟我认了,喝!”说罢,又倒一杯酒,一饮而尽。
就这样,这一顿接风酒,两人喝了两个小时。
自此之后,二人关系十分融洽,就是外人都能看得出来两个人的密切关系。每当红云理了发或是换一身新的衣服时,基本上张永都会及时出现在红云的面前,忘不了夸一下红云的理发后小伙更精神了或是这一身衣服真的好看等等。
虽然说张永的夸赞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听在红云的耳边时心中还是蛮欢喜的。
几天后的红云和张永的酒桌上出现了第三人,这个人叫做李冬,也是易学堂十位启蒙先生之一。
李冬的加入,酒桌上的话题也就更加多了起来,三人喝酒自是更加酣畅淋漓,遇到休息日就会喝到天亮。
当然,喝酒仅仅是一种借口,无疑也是增进感情的介质。不过不得不说,酒后的话语也确实少了许多真诚,却是增加了一些浮夸,乃至假话与大话。
不过这些仍然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与人接近一定要有一种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对于男人而言,此时的酒就是最好的彼此连接的纽带。
李冬开始并不怎么能喝酒,三个人中就属张永德酒量最好,日常里就有五坛不倒,三坛正好的传说。而红云和李冬二人的酒量加起来也不一定是张永的对手。
不过,无论是三人一起喝酒,还是其中两人喝酒,几乎每次红云都是被喝的大醉,却从没有出现过李冬喝醉的时候,张永就更别提了,几乎就没有任何一次醉过。
都说喝酒脸红的人好交朋友,李冬是这样,张永也是这样,红云就更别提了,喝一口酒就脸色发红。这个时候倒是应了那句话,脸红心跳,肝胆相照。
自从第一次李冬和红云一起喝过酒之后,二人的关系也就近了很多,甚至是启蒙课上开始相互照顾。
有了这样的关系,红云自我感觉很幸福,他没有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人关心他,爱护他。也是在这样的时候,红云把他们三个人之间的酒肉情义当成了朋友的关心与爱护,且是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张永与红云、李冬三人表现出不错超出同事的朋友关系,两经常在一起小酌,也已达到无话不说的地步,这种关系在易学堂的同事中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三人都在易学堂任教,只不过张永和李冬都比红云更早些进入易学堂。而后三人喝酒讨论事情除了个人的事之外,就是易学堂的事。
红云也得知,张永原本来自永州府,也是熟人介绍。李冬倒是本地人士,是从其他学堂转过来的。他们之所以来易学堂,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里给的银子多,所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几两散碎银两也不为过。
当然,在红云的心中,他可绝不是为了银两而来,做易学堂的启蒙先生只是他暂时的一份职业,凭借这样一份稳定的职业,他就可以腾出身来打探叔伯们的消息。然而,当红云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说给张永和李冬时,二人却是一致的不相信,认为这只是红云的借口。
红云为此也感到奇怪,为什么他说的是真话,反而他人却不相信呢?难道说非要说一个谎言?红云是真的想不明白。
不过,红云没有把这个事当作一回事,他认为这是他人的想法,他们怎么认为是他们的事,与其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还不如多点时间考虑启蒙儿童的事。
儿童的启蒙教育,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相当不容易。
痼疾儿童从小留下的怪癖性格怪癖行为,绝不是一两句话,也不是一两个月,甚至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问题。这就好比一颗小树苗栽下去的时候就已经是歪的,或者是受过伤及病虫害,当时并不觉得会有什么大的影响,然而到了四五年之后,他的各种极具顽固的个性痼疾已成,此时在想要让他改邪归正,可见是一件多么难得事。
即便是易学堂优选儿童,也不是简单的事,反而是麻烦更多。
启蒙先生是不太好做的,尤其是优秀的启蒙先生。如果发现不了儿童的潜力,启蒙先生就白做了,不配成为启蒙先生。发现了儿童潜力,却是没有能力开发出来,这个启蒙先生仍然是不合格的先生。
如今,易学堂的名声已经高高在外,如果再教授不出优秀儿童出来,无疑将是对易学堂的打击,可见在此情况下易学堂的启蒙先生还是不容易的。
红云并没有考虑那么多,但是他却尽心尽力,这是红云的本性。凡事必须做好,凡事必须做到优秀。
这对于红云来说是有紧迫感和压力感的。红云自从入职的那一天起,他就认为决不能给胖小子丢脸,决不能对不起胖小子的推荐,毕竟红云是手持胖小子的推荐信来的。
红云仔细地回忆着自己的过去,曾经的红云也是那么的淘气,虽然不属于痼疾顽症的儿童,却也是十分调皮捣蛋的孩子。
那个时候,红云几乎就长在叔伯们的身边,而叔伯们的身前身后多少东西都是被红云有意与无意间的摔碎,又有多少物件接连丢弃,乃至弃掉。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到了红云七八岁,基本上已经算是明事理的时候。
叔伯们的耐心,以及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不可否认的事,对于极端做错的事,叔伯们仍然是毫不客气地管教,尤其的五伯对红云那可是极其严厉的。
以己之心,对己之事。
自从红云任教的几个孩子有了明显的改变后,红云的名气也随之提升。
人怕出名猪怕壮,我觉得这句老话说的很有道理,但也没道理。有道理的是人出名了总会招来其他人的嫉妒,猪养大了总是要被宰杀的。但是,不能说怕有人嫉妒,人就不努力做事情。做事是人的职责,妒忌之心是小人之心,是没有能力的人才会有的心里。
事情总是要有人做的,做事是光明正大的,没有什么可怕的。自己不做事,嫉妒他人做事,才是真正的可怕。
这不,红云就因一点成绩,就有人嫉妒的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