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四十九章

舆论彻底逆转那瑛认怂!

1999年,7月19日,退出乐坛5年的张国容宣布加盟环球唱片,并宣布将于年底推出新专辑《陪你倒数》,粉丝期待值爆棚。

同一天,一篇署名李志舆的文章,悄然刊登在《文艺报》的显著位置,标题为艺术、人生与“一分钟”的启示。

文章没有直接提及孟超的名字,但字字句句都指向当前这场风波的核心。

李志舆在文中深刻阐述了艺术创作与艺术家个人经历的辩证关系。

他写道:“……人生的际遇,有时如同疾风骤雨,非个人意志所能完全掌控。

艺术家的过往,无论顺遂或坎坷,都是其生命体验的一部分,可以成为创作的养分,却不应成为评价其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尺……

我们更应关注作品本身所传递的情感力量和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深度……

一首歌,若能在一分钟内触动千万人的心弦,引发共鸣,其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便已超越了对其创作者个人历史片段的简单评判。”

舆论场中,动辄以道德大棒对他人过往进行‘掘墓式’审判,甚至不惜歪曲、抹黑,这不仅是对个体的伤害,更是对艺术创作自由和多元化的窒息。

艺术需要宽容的土壤,需要基于事实和作品本身的理性评判。”

李志舆教授的文章,以其深厚的学养、客观的立场和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调,如同一股清流,涤荡了舆论场中的戾气。

他的发声,包括《文艺报》的刊出。

代表了学院派和严肃艺术界的理性声音,为这场沸沸扬扬的风波奠定了最终定调的基石。

那些试图继续兴风作浪、揪着“三级片”不放的声音。

在这份厚重的学术与人文关怀面前,显得愈发苍白无力。

定音锤落,风向骤变。

李志舆的文章像投入滚油的一滴水,瞬间引爆了沉寂片刻的舆论场,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权威媒体纷纷跟进。

第二天,《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重量级报刊开始发声。

他们迅速转载了李志舆的文章核心观点,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旗帜鲜明地支持理性看待艺术与人生,反对捕风捉影的“道德审判”。

主流媒体的集体转向,发出了最强有力的信号。

此外,上戏的教授们、京城电影学院的老艺术家、知名的剧作家、乐评人……

多位在业界德高望重的人物,纷纷在采访或撰文中表达对李志舆观点的赞同。

他们从专业角度分析《一分钟》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强调作品才是评价艺术家的核心。

这股力量汇聚起来,形成了强大的“正音”洪流。

与此同时,被之前的抹黑信息带偏的普通听众开始冷静下来。

各大电台的点歌台,《一分钟》的点播率再次飙升。

听众留言中充满了对歌曲本身的喜爱和对孟超遭遇的同情。

网络上尚不普及,但在BBS论坛和聊天室,人们自发地讨论歌曲的动人之处。

失去了“道德高地”的伪装,那些原本跳得最高、试图继续兴风作浪的声音和媒体,显得愈发苍白无力、漏洞百出。

后续的报道要么悄然撤稿,要么变得语焉不详,再难掀起波澜。

......

昆仑饭店高层行政套房的巨大落地窗外,长安街的车流依旧汇成闪烁的光河,但那瑛却像被钉在了红木办公桌后,脸色铁青。

桌上摊开的不是乐谱,而是几份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

《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北京青年报》,头版或显著位置都转载着同一篇文章。

助理小王的声音比昨天更加小心翼翼:“瑛姐...李志舆的文章,今天被所有大报都转了,全是支持理性看待艺术的调调!”

小王指着电脑屏幕:“论坛上也全是讨论这个的,说李教授是定调子、定音锤!还有...还有...”

小王的声音低了下去:“张国容昨天宣布复出加盟环球,年底发新专辑,粉丝都疯了,大家关注点都转移了,电台那边,《一分钟》的点播率又冲上去了...”

那瑛死死盯着报纸上“李志舆”三个字,胸腔里那股憋闷几乎要炸开。

她精心策划的舆论绞杀,眼看就要把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孟超碾进泥里,怎么就又起死回生了?

一个上戏的教授写篇文章,怎么就成“清流”“定音锤”了?

主流媒体怎么就跟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全都掉头了?

还有张国容,早不复出晚不复出,偏偏这时候!

她感觉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荒诞感,仿佛自己一拳打在棉花上。

不,是打在了突然立起的铜墙铁壁上,震得自己手骨生疼。

就在这时,那部沉甸甸的座机电话再次刺耳地响起,像催命符。

那瑛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怒火,示意小王出去,才抓起听筒。

“喂?”声音里的火气压不住。

“英子,是我,老李!”

电话那头,老友的声音早没有了平日的淡定:“你看今天的报纸了吗?”

那瑛咬着后槽牙,从牙缝里挤出一句:“我就不明白,一个老学究写篇文章,怎么就...”

“整个学院派、严肃艺术圈都跟着站队了,这就是最终的定调,《文艺报》是什么地方?这代表了上面的某种态度!”

“我们是歌坛,他们影坛的有什么好指手画脚的!”

“糊涂!”

老李厉声打断她,声音压得极低:“这不仅仅是篇文章!这是风向彻底倒转的信号弹!主流媒体全跟进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而且,英子,我刚得到一个要命的消息!有人...有人通过高层的关系,在查税务这条线了!

老李喘了口气,语气焦急:“查的是谁在背后给那些港媒打招呼、塞钱!矛头很可能指向我们这边!这是要命的问题!”

“税务...”

那瑛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

舆论战打输了可以赖对方人多势众,可以赖对方有背景。

但对方竟然可以联系高层,如果被税务这条线咬住...

谁知道会不会被轻松卖掉?

这样看来,新星座那边有能人啊。

现在对方估计只是猜测,还没确认,如果一旦查实,绝对会迎来报复!

她再不甘心,也瞬间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远超她的想象。

事不可为,强行为之,就是自找麻烦。

一股巨大的挫败感和前所未有的恐惧感交织着涌上心头。

她精心构筑的一切,在对方“李志舆+主流媒体+税务反调查”面前,显得岌岌可危。

电话那头,老李的声音带着催促意味:“英子,听哥的,立刻,马上,收手!所有动作都停下!让那个什么Lily姐把嘴焊死!”

按照老李的意思,任何与之前接收材料的港媒相关的记录、账目,该处理的必须立刻处理干净。

那瑛闭上眼睛,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知道,老李说的是对的。

再不甘,再憋屈,也必须放手。

她输掉的不是一场意气之争,而是整个大势和潜在的致命风险。

沉默了足有十几秒,她才用一种带着浓浓不甘的语气开口,声音干涩:

“...行了,李哥,我知道了,这事儿...到此为止。”

她顿了顿,仿佛要找回一点场子,刻意用一种轻描淡写、推卸责任的腔调补充道:

“我们本来也就是...提供点消息给港媒那边,人家要怎么写,要帮谁背书,那是人家的事,我们也管不着,反正...那个孟超,他也不知道是我在背后,这件事,就到此为止,翻篇了。”

“好,好,翻篇,立刻翻篇!”

老李如释重负,连声道:“记住,处理干净!千万处理干净!”

说完,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忙音,那瑛像被抽干了力气,颓然靠在宽大的真皮椅背上。

窗外璀璨的灯火,在她失焦的眼中模糊成一片冰冷的光晕。

她缓缓松开一直紧攥着的、那部昂贵的摩托罗拉掌中宝328C。

“哐当!”一声闷响。

她终究还是没能忍住,猛地抓起桌上那部沉重的镀金座机话筒,用尽全身力气狠狠砸向光洁的红木桌面!

话筒在桌面上弹跳翻滚,最后重重摔落在厚厚的地毯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哀鸣。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四十九章 舆论彻底逆转那瑛认怂!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