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巅的晨雾还未散尽,林夏已经收拾好了行囊。昆仑镜在朝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镜缘的龙纹似乎比往日更加清晰。她轻抚镜面,镜中浮现出波涛汹涌的海面,一座临海城池正在巨浪中摇摇欲坠。
"还是这个景象..."林夏喃喃自语。自从回到终南山,这画面已经第三次出现了。
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沈墨背着轩辕剑大步走来,剑鞘上新增的几道海浪纹饰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师父说东海郡最近确有异常,渔民报告说海底常有怪声,还有人在月圆之夜看到海面有巨大黑影游动。"
林夏将昆仑镜递给他看:"镜中的预兆越来越清晰了,那座城...我总觉得有些眼熟。"
沈墨凝视镜面,眉头渐渐皱起:"这是临海城!三年前我们路过时,还在那里的龙王庙避过雨。"
玄机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东海郡八百里加急奏报,临海城近半月来地动频繁,海潮异常。朝廷已派工部侍郎前往勘察。"老道士手持拂尘,白眉下的双眼炯炯有神,"你们准备何时动身?"
"今日就走。"沈墨干脆利落地说,"若镜中预兆成真,临海城危在旦夕。"
玄机子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符:"这是避水符,可保你们在水中自由行动三个时辰。东海之危,恐非寻常天灾..."
林夏接过玉符,触手冰凉,内里似有水流涌动:"师父怀疑是妖物作祟?"
"临海城下有古鲛人国遗址。"玄机子神色凝重,"二十年前,曾有一伙盗墓贼潜入海底古城,盗走了一颗'海神珠'。自那以后,东海就再不太平。"
沈墨握紧轩辕剑:"您是说,这次灾难与那件事有关?"
"只是猜测。"玄机子摇摇头,"但记住,若遇鲛人,切勿直视其眼。鲛人瞳术能惑人心智,纵是修道之人也难以抵挡。"
正午时分,林夏和沈墨已收拾停当。临行前,玄机子又交给他们一个锦囊:"危急时刻方可打开。"
下山的路比往常安静,连鸟鸣声都稀少了许多。林夏总觉得心神不宁,昆仑镜时不时微微震动,像是在预警什么。
"这次感觉不一样。"她停下脚步,望向东方天际,"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呼唤我。"
沈墨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晴朗的天空下,东海方向竟隐约有一线乌云:"我们得加快速度了。"
七日后,临海城外。
本该是渔舟唱晚的时分,海滩上却空无一人。城门紧闭,城墙上巡逻的士兵神色紧张,不时望向远处海面。林夏和沈墨刚接近城门,就被守军拦下。
"临海城戒严,闲杂人等不得入内!"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兵厉声喝道,手中长矛微微发抖。
沈墨上前一步:"我们奉朝廷密令前来协助。"说着亮出临行前刘墉给的令牌。
老兵查验令牌后,态度立刻恭敬起来:"原来是钦差大人!快请进,知府大人盼援军多时了!"
进入城中,景象更令人心惊。街道上到处是临时搭建的窝棚,拖家带口的百姓挤在一起,神色惶恐。许多房屋已经坍塌,显然经历过剧烈的地动。
知府衙门内,胖乎乎的周知府正焦头烂额地听着属下汇报。见到二人,如见救星般迎上来:"两位钦差可算来了!临海城危在旦夕啊!"
林夏直入主题:"周大人,请详细说说情况。"
周知府擦了擦额头的汗:"半月前开始,海底常有闷雷般的响声。起初只是偶尔,后来愈发频繁。十日前,第一波异常海潮来袭,冲毁了码头和数十间临海房屋。五日前,地动开始,一日比一日强烈..."他压低声音,"更可怕的是,有渔民声称看到了...海妖!"
"海妖?"沈墨挑眉。
"长着鱼尾人身,眼睛会发光,歌声能让人发狂..."周知府打了个寒战,"下官本不信这些怪力乱神之说,但亲眼所见不得不信。昨夜子时,下官在城墙上巡视,亲眼看到海中升起一个巨大黑影,比最大的战船还要大数倍!"
林夏与沈墨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玄机子的猜测没错,这次灾难确实与鲛人有关。
"工部侍郎方大人何在?"沈墨问道。
周知府面露难色:"方大人三日前带人出海勘察,至今未归..."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是惊天动地的巨响!整个衙门剧烈摇晃,梁柱嘎吱作响,灰尘簌簌落下。
"又来了!"周知府面如土色,钻到了桌下。
林夏和沈墨冲出衙门,只见街上百姓哭喊着四处奔逃。远处海面上,一道数十丈高的水墙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城池推进!
"海啸!"沈墨大喊,"必须立刻疏散百姓!"
林夏迅速取出昆仑镜,镜面对准汹涌而来的巨浪。镜光照射之处,海浪竟然微微一顿,但随即以更猛的势头继续推进!
"不行,力量太强了!"林夏咬牙道,"需要找出源头!"
沈墨望向海面,突然指向浪涛深处:"那里有东西!"
林夏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隐约可见浪中有个模糊的人形身影,长发飞舞,手持一柄三叉戟。每当三叉戟挥动,海浪就高涨一分。
"是鲛人在兴风作浪!"林夏惊呼,"必须阻止她!"
眼看巨浪离城墙已不足百丈,沈墨当机立断:"我去拦她,你保护城池!"
不等林夏回应,沈墨已拔剑冲向海边。轩辕剑金光大作,剑锋划过之处,地面裂开一道深沟,直达海边。他纵身一跃,竟踏着那道沟壑如履平地,转眼已到海岸。
林夏不敢耽搁,高举昆仑镜登上城墙。守城士兵早已逃散,只剩下几个吓瘫的老弱病残。她深吸一口气,咬破手指在镜面上画了一个复杂的符文。
"镜天术!"随着一声清喝,昆仑镜脱手飞出,悬浮在城墙上空,镜面迅速扩大,转眼间化作一道横贯半座城的透明屏障。
几乎在同一时刻,巨浪轰然拍下!
"轰——!"
震耳欲聋的撞击声中,镜面屏障剧烈摇晃,但终究挡住了这致命一击。海水顺着屏障两侧分流,城墙得以保全。但林夏也付出了代价——她脸色煞白,嘴角溢出一丝鲜血,显然受了内伤。
海面上,沈墨已与那鲛人交上手。鲛人女子貌美惊人,碧蓝长发如海藻般舞动,下半身是闪着银光的鱼尾。她的三叉戟每次挥动都带起滔天巨浪,但轩辕剑的金光总能将其劈开。
"凡人,为何阻我复仇?"鲛人声音如泣如诉,带着诡异的魔力,听得人头晕目眩。
沈墨谨记玄机子的警告,不敢直视她眼睛:"临海城百姓无辜,为何要赶尽杀绝?"
"无辜?"鲛人厉声尖叫,"二十年前,他们盗走海神珠时,可曾想过无辜?我的族人因失去镇海之宝而灭绝,这笔血债,必须用整座城来偿还!"
她突然高歌起来,歌声穿透海浪,直达城内。听到歌声的百姓纷纷抱头惨叫,有的甚至开始自残。城墙上的林夏也感到一阵眩晕,差点从城头栽下。
沈墨知道不能再拖,轩辕剑突然脱手飞出,在空中化作一条金龙,直扑鲛人。鲛人显然没料到这一招,仓促间用三叉戟格挡,却被金龙一口咬住戟杆。两股力量相持不下,海面因此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
林夏看出这是机会,强忍头痛,操纵昆仑镜分出一道光束射向鲛人。光束如利箭穿透鲛人肩膀,她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歌声戛然而止。
"你们...会后悔的..."鲛人怨毒地瞪了二人一眼,突然潜入水中消失不见。随着她的离去,海啸也渐渐平息。
沈墨收回轩辕剑,回到城墙上时,发现林夏已经瘫坐在地,面色如纸。
"你受伤了!"他急忙扶住她。
林夏虚弱地摇摇头:"只是灵力透支...那鲛人说的海神珠,恐怕就是关键..."
当晚,临海城暂时恢复了平静。知府衙门内,林夏服下丹药后气色好了许多。周知府命人取来县志,翻到二十年前的记录。
"确有此事。"周知府指着一段文字,"当时有几个胆大包天的渔民潜入海底古城,盗走了一批宝物。后来那些人相继离奇死亡,宝物也不知所踪..."
沈墨若有所思:"鲛人说失去海神珠导致族人灭绝,若能找回珠子,或许能平息她的怒火。"
"但珠子会在哪呢?"林夏揉着太阳穴,"二十年过去,恐怕..."
她的话被突如其来的震动打断。这一次的摇晃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剧烈,衙门房梁咔嚓断裂,瓦片如雨点般落下。远处传来百姓惊恐的哭喊:"地裂了!地裂了!"
二人冲出衙门,只见城南地面裂开一道巨大的缝隙,数十间房屋瞬间被吞没。更可怕的是,裂缝中正涌出大量海水,转眼间已淹没半条街道。
"海底通道!"沈墨猛然醒悟,"鲛人从海底直接打通了通往城内的路!"
林夏的昆仑镜突然自行飞起,镜光直指裂缝深处:"下面有东西...是工部侍郎的队伍!还有人活着!"
裂缝边缘,浑浊的海水打着旋儿往下流。林夏和沈墨佩戴好避水符,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避水符在入水瞬间生效,形成一个透明气泡将二人包裹,使他们能在水中自由呼吸行动。下潜约莫十丈后,他们来到一个巨大的海底洞穴中。洞穴四壁长满发光的珊瑚,提供了微弱的光亮。
"看那边!"沈墨指向洞穴深处。
几具穿着官服的尸体漂浮在水中,面色铁青,眼睛大睁,仿佛死前看到了极为恐怖的东西。从服饰判断,正是工部侍郎方大人和他的随从。
林夏用昆仑镜探查,镜光照射下,尸体周围浮现出淡淡的黑气:"是被某种邪术吸干了精气..."
洞穴深处突然传来微弱的敲击声。二人循声游去,在一处凸起的岩壁后发现了一个半淹在水中的气室,三个奄奄一息的士兵被困在里面。
"救命..."其中一个看到二人,虚弱地伸出手。
沈墨用轩辕剑小心地劈开岩壁,将三人救出。最年长的士兵断断续续地讲述了他们的遭遇:方大人带人勘察海底异常,发现了一条通往古城的路。在古城中心祭坛上,他们看到了一个正在举行仪式的鲛人女子...
"那妖女...用歌声引我们靠近..."士兵恐惧地回忆,"方大人他们...一个个倒下...只有我们三个逃了出来...却找不到回去的路..."
林夏追问:"古城在哪个方向?"
士兵指向洞穴另一侧的一条隧道:"从那里...直走...但要小心...她还在那里..."
安置好幸存者,二人继续向古城进发。隧道越来越宽,最终通向一个令人震撼的地方——一座半坍塌的古老城市,静静地躺在海底。建筑风格奇异,多为白色石材建成,上面雕刻着海浪与鱼类的图案。
城市中央是一座金字塔状的神庙,庙顶镶嵌着一颗硕大的夜明珠,照亮了整个废墟。神庙周围的水流异常湍急,形成无数小漩涡。
"那就是鲛人国的祭坛..."林夏低声道,"她一定在那里。"
二人小心接近神庙。随着距离缩短,水中开始飘来若有若无的歌声,听得人心神荡漾。林夏不得不时刻用昆仑镜的清光保持清醒。
登上神庙的台阶时,映入眼前的景象令人感觉毛骨悚然:数十具干尸呈环形状跪在祭坛周围,像是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祭坛中央,鲛人女子背对他们而立,长发无风自动,给人一种肃杀之感。她手中捧着一个发光的物体,正在低声吟唱。
"住手!"沈墨大喝一声,轩辕剑直指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