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燕国和赵国还有宋国联军的再次获胜。
这一胜利宛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周边国家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尤其是胡国和靖国,更是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燕国的胜利,让胡国和靖国的国君对叶开国和杜明的惨败感到极为愤怒。
胡国国君端坐在威严的宫殿之中,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再次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怒不可遏地说道:“燕国屡屡挫败我军,此仇不报,难消我心头之恨!”
那愤怒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仿佛阵阵惊雷,让大臣们心惊胆战。
大臣们纷纷低头,不敢言语,生怕触怒国君。
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燕国如今实力强大,我们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局势,寻找更有效的策略。”
胡国国君沉吟片刻,冷冷地说道:“哼,那你有何建议?”
大臣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尝试与其他国家结盟,共同对抗燕国。此外,我们也应该加强国内的军事训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靖国的朝堂之上也是一片肃杀之气。
靖国那巍峨的宫殿之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靖国国君高坐在华丽的王座之上,面色铁青,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他紧紧地攥着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仿佛随时都要将心中的愤怒宣泄而出。
“叶开国和杜明真是无能之辈,白白浪费了我军的兵力!”
国君的怒吼声如惊雷般在宫殿中炸响。那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失望与不甘,仿佛要将整个宫殿都震得颤抖起来。
他的双眼圆睁,目光如利剑般扫过下方的大臣们,让众人不寒而栗。
靖国国君猛地站起身来,宽大的袍袖一挥,带起一阵劲风。
他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重重地踏在众人的心坎上。
“朕给予他们那么多的兵力,寄予厚望,他们却如此不堪一击!”
“朕的宏图霸业,难道就要毁在这两个废物手中吗?”
国君怒目圆瞪,额头上的青筋跳动着。
他指着宫殿的大门,仿佛叶开国和杜明就站在那里。
“他们让我靖国蒙羞,让朕的威严扫地!朕绝不轻饶他们!”
大臣们噤若寒蝉,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宫殿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只有靖国国君的怒吼声在不断回荡,仿佛要冲破这沉重的空气,向整个靖国宣告他的愤怒与不满。
而此时的燕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街道上,百姓们欢声笑语,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然而,沐言等人却清楚地知道,战争并未结束,他们必须保持警惕。
沐言再次召集将领们商议:“胡国和靖国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做好充分准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燕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强了边防建设。
士兵们日夜操练,口号声震天动地。
而胡国和靖国也在积极行动。
他们派遣使者,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周边各国之间,试图组成联盟对抗燕国。
然而,其他国家对胡国和靖国的提议并不积极。
担心卷入战争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胡国和靖国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准备再次发动进攻。
数月后,胡国和靖国集结了更多的兵力。
军队浩浩荡荡,旌旗飘扬,仿佛一片乌云压向燕国。
再次向燕国发起进攻。
燕国和赵国、宋国三国联军在沐言的带领下,严阵以待,迎击敌军。
神机营再次发挥出强大的威力,火铳声声响彻云霄,让联军心惊胆战。
岳飞、赵云和李存孝率领着军队身先士卒,士气高昂。
他们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宝剑,插入联军的心脏。
联军在燕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逐渐溃败。
叶开国和杜明看着眼前的局势,心中充满了绝望。
靖国和胡国……
这次又要失败了。
最终,胡国和靖国的联军再次惨败而归。
士兵们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两国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叶开国和杜明看着再次溃败的联军,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
消息传回国内,胡国和靖国的国君怒不可遏。
他们将失败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叶开国和杜明。
叶开国和杜明被剥夺了官职,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整日借酒消愁,悔恨自己的无能。
想起曾经自己的威风,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心中充满了痛苦。
可就是这样,胡国国君和靖国国君也没有放过他们。
派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准备随时对他们进行制裁。
叶开国和杜明在被监视的日子里,整日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只要他们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
而胡国和靖国国内,因连续的失败,民众也开始心生不满,国内局势愈发不稳定。
胡国国君和靖国国君在盛怒之后,也逐渐冷静下来,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局势。
单纯依靠武力已无法与燕国及其联军抗衡,必须另寻他法。
于是,两国国君再次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深知国君的焦虑,纷纷绞尽脑汁献计献策。
其中一位大臣提议:“陛下,如今燕国势大,我们不妨采取怀柔政策,派遣使者向燕国求和,许以重利,或许能换取一时的和平,为我们争取时间重新谋划。”
另一位大臣则站出来,反驳道:“我们也可以暗中破坏燕国与赵国、宋国的联盟,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让燕国孤立无援。”
胡国国君和靖国国君听了大臣们的建议,陷入了沉思。
求和只是权宜之计,但目前的局势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于是,两国决定派遣使者前往燕国求和。
与此同时,燕国国内,沐言等人也在商议着下一步的行动。
可当得知胡国和靖国派遣使者求和的消息后,众人意见不一。
有人认为可以接受求和,以换取和平发展的时间;有人则担心这是胡国和靖国的缓兵之计,一旦时机成熟,他们还会再次发动进攻。
沐言仔细权衡利弊后,决定先与胡国和靖国的使者进行谈判,看看他们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