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深邃地注视着沐言,缓缓开口道:“主公,如今吕方和公羊敬勾结戎狄、鲜卑之事虽已初现端倪,但此二人位高权重,若无确凿证据,实难将其定罪。”
诸葛亮一向沉稳睿智,此时更是冷静地剖析着局势。
“依臣之见,需先获取证据,方可将其绳之以法。而戎狄和鲜卑,便是我们获取证据的关键突破口。”
郭嘉点头应道:“孔明所言极是。”
“吕方和公羊敬自以为行事隐秘,殊不知早已露出破绽。”
“主公,可派遣锦衣卫和暗卫,双管齐下,搜集他们勾结外敌的证据!”
“锦衣卫可潜入吕方和公羊敬的府邸,寻觅他们与戎狄、鲜卑往来的书信、信物或其他可疑之物,同时再安排些人手潜伏于戎狄、鲜卑营地附近,密切监视他们的行动和交流,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善于洞察局势的郭嘉此时也提出了颇为中肯的建议。
诸葛亮接着说道:“此外,我们还可在战场上施展计谋,挑起吕方、公羊敬与戎狄、鲜卑之间的矛盾。在与戎狄、鲜卑的交战中,可适时故意放走部分敌军,使其误以为是吕方和公羊敬暗中相助。同时,散布一些谣言,称吕方和公羊敬与戎狄、鲜卑有不可告人之秘密,令他们之间心生猜忌。如此一来,他们或许会自乱阵脚,我们便能更易获取证据。”
沐言皱眉思索片刻,说道:“此计甚妙,那便依此行事!”
但说着,沐言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此外,我们还可派人在燕国境内散布关于吕方和公羊敬的负面消息,让百姓对他们产生怀疑。如此,当我们揭露他们的罪行时,百姓也会更加支持我们。”
“主公英明。”众人齐声说道。
说罢,沐言提笔疾书,阐明当前局势和计划,请求女皇批准出兵征讨戎狄和鲜卑。
信中写道:“陛下,臣沐言深知吕方和公羊敬勾结外敌,危害国家安危。然无确凿证据,难以将其绳之以法。今臣与诸葛亮、郭嘉商议,决定从戎狄和鲜卑入手,获取证据,揭露其罪行。恳请陛下批准臣出兵征讨,以保国家安宁。”
书信送出后,很快便送达女皇手中。
女皇展开书信,仔细阅读,眉头渐渐紧锁。
向来英明果断的女皇,此时面对吕方和公羊敬的行为愈发感到震怒。
随后,女皇召来进言的大臣和暗卫统领,商议此事。
女皇将书信递给大臣,说道:“汝等看看,沐言所言之事,汝等以为如何?”大臣看完书信,拱手道:“陛下,沐言大人所言甚是。吕方和公羊敬勾结外敌,罪不可赦。如今之计,确应出兵征讨戎狄和鲜卑,既能保我燕国商队安全,又可借机获取证据,将此二奸贼绳之以法。”
大臣言语之中,满是对吕方和公羊敬罪行的深恶痛绝。
暗卫统领也附和道:“陛下,臣等愿全力配合沐言将军,搜集证据,确保此次行动顺利。”
女皇沉思片刻,点头道:“嗯,朕意已决,采纳沐言之策。传朕旨意,命沐言准备行动,出兵剿灭戎狄和鲜卑两族的贼子。”
暗卫统领领命道:“遵命,陛下!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大臣也说道:“陛下放心,臣会密切关注朝堂动向,确保此次行动不受干扰。”
不多时,沐言就接到了女皇的旨意,开始积极准备出兵事宜。
他召集将领,部署战略:“此次出兵,事关重大。我们不仅要击败戎狄和鲜卑,还要获取证据,揭露吕方和公羊敬的罪行。各将领务必听从指挥,严格执行作战计划。”
李存孝、赵云和霍去病等一众将领,齐声应道:“遵命,主公!”
将领们士气高昂,对此次行动充满信心。
沐言又对沈炼和前来传旨的暗卫统领下达命令:“锦衣卫务必潜入吕方和公羊敬府邸,寻找证据;暗卫要密切监视戎狄和鲜卑的动向,及时汇报。同时,要按照诸葛亮和郭嘉先生的计划,挑起他们之间的矛盾,为我们获取证据创造机会。”
沈炼和暗卫首领纷纷领命而去。
在沈炼的率领下,锦衣卫分成若干小组,趁着夜色悄然潜入吕方和公羊敬的府邸。
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守卫,仔细搜寻着任何与他们勾结外敌的证据。在吕方的书房中,锦衣卫发现了一些可疑的书信,但上面的字迹模糊,难以辨认。
他们决定将这些书信带回,交给诸葛亮和郭嘉进一步研究。
暗卫则在戎狄、鲜卑营地周围布下了严密的监视网。
他们潜伏在草丛中、树林里,密切监视着营地内的一举一动。
很快,暗卫们就发现一名吕方的亲信偷偷潜入营地,与戎狄首领进行了秘密交谈。
虽然暗卫听不到他们的谈话内容,但这一发现让他们更加确信吕方和戎狄之间存在勾结。
在与戎狄、鲜卑的战斗中,沐言按照计划下令将领故意露出一些破绽,让部分敌军有机会逃脱。
随后,他派人在敌军中散布谣言,说这是吕方和公羊敬的安排,他们想借戎狄和鲜卑之手削弱燕国的实力,以便自己谋取更大的权力。
这些谣言很快在敌军中传播开来,戎狄和鲜卑士兵开始对吕方和公羊敬产生怀疑。
他们怀疑自己被利用了,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安。
与此同时,诸葛亮和郭嘉也在对从吕方府邸带回的书信进行深入研究。
经过仔细辨认和分析,他们发现这些书信虽然字迹模糊,但其中提到了一些关于商队抢劫的计划和安排,与之前的事件相互印证。
沐言得知这一消息后,更加坚定了揭露吕方和公羊敬罪行的决心。
而吕方和公羊敬此时却还未察觉到危险的临近,他们仍然沉浸在自己的阴谋之中,以为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燕国的命运也将迎来一次重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