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第一百零二章

吏由军出! “那些跟着父皇

“那些跟着父皇打天下的退役老兵,绝大多数也都是饿过肚子的苦出身,自然也更能体会百姓的艰辛。若是让他们来出任这些最基层的吏员……”

见老丈杆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钱宽也不再卖关子,随即便将这葫芦里的药彻底倒了出来。

“对啊!咱先前咋就没想到这法子呢,都是些苦出身的百姓……”

听到钱宽这让退役老兵充任基层吏员的好处分析后,顿时忍不住直拍大腿的老朱不禁连连点头称赞起来。

开玩笑,正如钱宽所说,那些当初跟着他打天下的老兵,哪个不是和他一样,都是因为在暴元的贪官污吏欺压下实在活不下去了才提起脑袋造的反?

有着这样的经历,现在让他们去做这些基层胥吏,就算是再忘本的人,至少在道德层面上,那也绝对要强过那些从家境殷实的富户中选取出来的胥吏不少吧。

“不止是那些已经退役的老兵,今后但凡军中退役的老兵,各级官府挑选吏员之时一律优先选择。如此一来,不但朝廷有了稳定充足的吏员储备,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在役士卒的军心士气……”

见自己这让老兵充任基层胥吏的建议得到了老丈杆子的赞同,钱宽随即又更进一步,提出了将这‘吏由军出’制度化的建议。

“哈哈哈哈,不错不错,贤婿的确思虑长远周全。如此一来,今后别说是吏员了,就算是官员也都能从中补充不少,真正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啊!”

结合先前钱宽给出的吏员升迁‘提干’制度化建议,对于钱宽这‘吏由军出’的制度化,正为官吏短缺问题烦恼的老朱那是举双手赞同。

“呵呵,一箭双雕算个啥。父皇不妨猜猜,这箭上还有一‘雕’又是个啥鸟!”

就在老朱为这既能解决官吏不足、又能提高军心的‘吏由军出’建议赞赏有加之时,却是没想到在钱宽口中,这箭上居然还有其它的‘鸟’呢。

“哦?居然还有,赶快说来咱听听!”

有了解决这吏员短缺的当务之急难题后,心情大好之下,老朱对于钱宽的再次卖关子倒也是十分配合。

“常言道只可马上打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历朝历代以来,国家的治理都必定需要依靠大量文官来完成。只不过如此一来,随着国家的逐步稳定,到时候必定也会形成一个数量庞大的文官集团……”

“如果这文官集团只是数量庞大倒也没什么,只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勾连。想当年前宋之时,‘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这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眼见老丈杆子如此配合,钱宽随即却是抛出了一个只要是皇帝那就不可能不上钩的饵料来。

“哼,想要跟咱共治天下,就凭他们也配?”

果然,当听到钱宽那句着重加强的‘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话后,原本还一脸好奇的老朱,此刻却是极其不屑的一声冷哼。

开玩笑,为了加强皇权,老朱可是将延续了千多的年的丞相制都给废除的了,哪里会容得下什么士大夫跟他共治天下?

说起来,‘封建君主专治’下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权。历朝历代的皇帝也都是无不是想尽办法扩大手中的权力,极力加强皇权,并不只有老朱一个人这么干。

当然了,跟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朝‘官家’除外。

只不过,要说宋朝的皇帝是因为思想觉悟高、从而心甘情愿跟士大夫们共治天下,那也只能说是呵呵了。

宋朝的皇帝们不是不想集权,之所以这么干说到底那也不过是迫不得已,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没办法,谁叫他们得国不正不说,就连真正的大一统都没能完成呢?

所以如此一来,在皇家威望实在不够的情况下,他们也就只能通过这名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实为出让君权的绥靖方式来勉强维持自己的统治了。

但大明与‘大宋’不一样啊,不但一举收回了丢失了数百年的燕云十六州,更是把几乎打遍世界无敌手的蒙古人一举赶出了中原,多异族手品再塑中华,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以来得国最正的大一统王朝。

在这种背景下,以朱家皇室的威望,老朱会愿意跟那些当年大批投降异族、元朝灭亡后甚至下贱到为其‘殉国’的‘士大夫’共治天下?想啥好事呢!

事实上,对于文官集团的防范,自大明立国之后不久,老朱就已经十分清晰的认识到了。

不然在大明初立、官吏极为短缺的情况下,老朱为何只开了洪武四年的恩科跟洪武五年这一届正式科举后就直接停止了科举?

而且原历史上的‘洪武四大案’中,除了最后的蓝玉案外,即便是胡惟庸案,其中被杀的官员主要也是文官,就更别说主杀文官的空印案跟郭桓案了。

因此后世有种比较小众的说法是,蓝玉案中除了蓝玉本人外,其余被牵连诛杀的人已经不是老朱的本意了。而是自洪武十八年后经过数届科举后,实力得到极大恢复的文官集团在主导了,目的就是为了削弱勋戚武将的势力。

只不过,老朱不是钱宽这样的穿越者,自然不可能知道如今被他杀得人头滚滚的文官集团之后会如何荼毒大明,并最终导致神州大地再次沦入异族之手。

因此,对于钱宽的提醒,经过数次大案诛杀后极度自信的老朱却是并未将此太过放在心上。

“呵呵,父皇与大哥在位之时,他们自然没那个本事。但数代人过后呢,咱大明总不能一直不开科举吧?到时候一届届的科举补充下来,朝廷和后世之君拿什么来平衡这势力越来越庞大的文官集团,靠家奴太监么?”

眼见老丈杆子对这文官集团还是有些轻敌,钱宽却是不禁面色郑重的摇了摇头。

没办法,在他看来,或许这就是他这个穿越者存在的意义吧。所以对于大明亡于文官集团弄权党争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的他,一旦有任何机会预防文官集团坐大,他都是绝对不可能放过的。

因此借着这一次吏员短缺的机会,他就是想以此在文官集团跟武将勋贵集团之间,再培养出一个‘吏官’集团出来,从而达到掣肘、制衡将来文官集团坐大的目的。

毕竟经过实践证明,随着国家的日渐承平、战事的日渐减少,勋戚武将们根本就不可能是文官集团的对手。

“呃,这……”

面对钱宽发出的这大胆直白的‘灵魂拷问’,虽然老朱很想说句‘咱老朱家子孙肯定个个英明’的话,但最终却还是化作了一抹无奈的苦笑。

没办法,自古以来,哪有君主代代英明的王朝!

“所以贤婿是想提前再培养出一个‘吏官’出来,用来制衡今后的文官?”

不愧是以一个破碗开局却打下诺大江山的洪武大帝,一抹苦笑过后随即却是一眼看出了钱宽的目的。

“父皇英明!随着国家的逐步安定,文官集团壮大不可避免。但文官向来长于勾心斗角,短于实干。‘吏由军出’之后,这些胥吏自然很难跟文官再搅和到一起。而没了胥吏的帮忙,文官集团这只老虎就算再猛,那也等于缺了大半的爪牙……”

“正所谓三足方可鼎立,到时候有文官、吏官外加勋戚武将这三足共托,我大明之鼎不说千秋万世,呵呵,至少超唐赶汉总没问题吧?”

末了,眼见老朱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思,钱宽也不再多言,随即便以一个‘三足鼎立’为自己的建议作了最后的总结。

“来人,即刻传旨五军都督府,命各都指挥使司、卫、所,自即日起从退役老军及军中挑选识文断字的军士,以充各府县吏员所缺……”

就在钱宽总结的话音才刚落之际,为吏员短缺头疼不已的老朱已是迫不及待的下达了这‘吏由军出’的旨意。

而伴随着老朱这道旨意的下发,一个原历史时空中从未有过的‘吏官’集团就此诞生,大明也因此走上了一条跟原历史中大明完全不一样的未知道路。

“咱向来奖罚分明,不过对于贤婿,咱却是真不知道该如何赏你了啊!”

末了,在向五军都督府下达完这‘吏由军出’旨意后,感慨不已的同时,老朱却是带着些意味深长的戏谑望向了钱宽。

没办法,相比于钱宽向来的‘一心为公’,其索取的‘报酬’却实在是太低了!

所以即便已经对其毫无疑心的老朱,但这好奇心却是怎么也挥之不去的。毕竟只要是人,谁还没个喜好追求啥的?

“嘿嘿,这还不简单?父皇要是实在过意不去,那就赏小婿几个小钱儿回去买头小猪养养就行了呗。小婿也不贪心,什么金砖银砖的每样随随便便来上个七八车也就够了……”

看着老丈杆子那满是好奇的表情,瞬间便明白了其中意思的钱宽随即也是毫不客气的狮子大开口起来。

“啥?金砖银砖,还随随便便来个七八车,你小子咋不去抢?赶紧给咱滚蛋,有多远滚多远……”

听到钱宽这恬不知耻的狮子大开口,向来扣门儿的老朱顿时不由得一头黑线!

这他娘的脸皮要多厚、多无耻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啊!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大明:从教朱元璋做事开始!
加入书架
字体
A-
A+
夜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