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第九十四章

席卷全国!

“咱给你们的俸禄虽然不如前宋,也不能让你们大富大贵,但也远远超过了百姓所入,足够你们养活全家还有余……”

就在郭桓落第马的第二天,日常御门听政的奉天门外,随着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朗麦至德等又一批被郭桓招供出的六部高官落马,愤怒之余,老朱也是不由得痛心疾首。

开玩笑,到目前为止,光是朝廷六部中,除了一个吏部还能暂时幸免之外,其余五部如今已经是全部‘沦陷’。而随着这些人的落马,后续落马的人可以想见还会更多。

面对如此大面积的贪污腐败,即便是是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对贪官污吏毫不手软的洪武大帝,此刻也是不禁有些迷茫的发出了‘古今贪有若是乎’的愤慨。

说起来,明朝官员贪污成风,的世的主流说法都是因为老朱对官吏太苛刻、太会算计,给官员们定的工资太低才让官员们不得不贪,但事实真的就是如此么?

要知道,明朝官员的住房、出行、皂隶人员、衣食花费基本都是由国家支付和补贴,就连办公用的笔墨费用都是固定按两由国家拨给的。

所以明朝官员看起来在历朝历代中算是比较低的俸禄,其实却是真正的净收入。

而之所以明朝官员会给人俸禄太低的印象,主要还是从朱老四时期开始的‘俸禄折色’开始的。再加上后来大量的胡椒、苏木等实物充俸,这才造成了像海瑞这样的清官连死后棺木都买不起的窘境。

但在洪武年间,官员俸禄基本都是实发大米。再加上洪武十三年按品级增加的还未像后面那么贬值的宝钞,此时哪怕是最低级的官员,至少也能保持着小‘小康’生活水平。

而且原历史上的鞑清老四,为了防止官员贪污整出了高额的‘养廉银’,想以此高薪养廉,结果呢,还不是照样贪污成风。

所以说,贪污只是制度监管不到位而已,跟工资高低的关系还真不是那么大。

因此,面对在自己如此‘优待’下犹不知足的官吏,老朱的心情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尔等为官,需牢记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得下之援!”

只不过,痛心归痛心,疾首归疾首。对于这些贪官,老朱可不会搞什么法不责众,更不会心慈手软。当场就让锦衣卫把人拉了下去,然后以国子监的历事生员暂时充任,以保持朝廷的正常运转。

而对于这些刚刚注入官场的新鲜血液,或者说是官场‘菜鸟’、‘牛犊’们,老朱自然寄予厚望,一番寄予甚深的谆谆教诲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臣等谨遵圣训!”

面对老朱的语重心长,一众顶着个试用名头的国子监生们,自然是感激莫名。毕竟即便顶个‘试用’的头衔,但那也是官不是!

“吴庸听旨,咱命你审刑司会同都察院、大理寺、全权审理郭桓一案,锦衣卫协同配合,切记不可漏网一人!”

末了,老朱却是出乎意料的将郭桓案的主审之权交给了刚刚成立没多久的审刑司,以及三司中的都察院跟大理寺,就连主审官也是审刑司的右审刑吴庸担任。

最先查出郭桓贪污的毛骧跟锦衣卫,此刻却是反而只是落了个配合办案的差使。

没办法,锦衣卫毕竟属于皇帝‘家奴’系统,诏狱也属于‘法外之刑’。从名正言顺和‘正大光明’的方面考虑,自然还是这‘正规’的司法部门来审理更为合适。

再加上锦衣卫作为自己手中最为可靠的利刃和后手,老朱自然也是有着私心在内的。

只不过,此时老朱还不知道的是,在这郭桓案中即便他已经将锦衣卫这柄利刃已经从台前隐到了幕后,从主角沦为了配角,但最后那也照样还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的。

……

“郭桓啊郭桓,你们可真是胆大包天、丧心病狂啊!”

刚刚成立不久的审刑司衙门,‘二审’结束之后,看着案头上郭桓等人签字画押的供词中所供述出的罪名,经历了空印案、胡惟庸案,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吴庸,此刻也是不禁有些目瞪口呆起来。

没办法,一次就敢收受地方官员高达五十万贯的巨贿赂,勾结地方官员私分国家税收和秋粮,征收皇粮时巧立名目压榨百姓,往粮食里掺水以增加斤两从而导致大批官粮腐烂变质,甚至勾结宝钞司直接印制了数百万贯的宝钞,这一桩桩、一件件大罪,哪一条不是抄家灭族的重罪?

而且这还不算,更让吴庸忍不住倒吸凉气、头疼不已的,却是这些人所招供出来的涉案官员。

没办法,原以为此案‘攻陷’了朝廷六部中的五部、地方十二承宣布政使司中的‘四司’就已经够惊人了,但没想到这最新的审讯结果出来,却是更加让人震惊。

不但六部中原本还暂时幸存的吏部不可避免的沦陷,六部侍郎以下官员更是几乎全部落马。

而原先只沦陷了四司的地方十二承宣布政使司,如今也是全部沦陷。不仅如此,就连其下的各府县主官也几乎无一幸免。

也就是说,整个大明‘一京十二省’的绝大多数官吏,几乎全部陷入了这‘郭桓案’中,整个就是全国官员‘上下一心’瞒着皇帝在集体贪污腐败。

因此,面对涉案官员如此多的旷古大案,向来审案雷厉风行,素有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美誉的吴庸,此刻也是不禁犹豫、迟疑了起来,不知道该不该将此案如实上报皇帝。

没办法,他吴庸就是再铁面无私,但面对这得罪全国官员、得罪整个大明官场的事,他也照样扛不住啊!

“吴审刑以为,此案当如何禀报陛下?”

正当吴庸还在犹豫如何跟老朱上报这旷古大案之时,耳边却是传来了陪审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的询问声。

“呃,如此大案,当然……当然是要如实禀报陛下!”

听到毛骧的询问,只略微一愣后,吴庸随即便做出了决择。

没办法,且不说这案子如今已经大到了无法遮掩的地步了,单是一个‘配合’办案的锦衣卫,就足以让他作出正确且唯一的决择了。否则,他这个主审官也就只能去诏狱陪着郭桓等人了。

因此,既然得罪整个大明朝官员、官场的事无法避免,那就干脆将他们全部‘打倒’算了。

……

“陛下,此乃微臣会同都察院、大理寺和锦衣卫共同审理出来的结果。此案所涉官吏遍及六部、十二承宣布政司及各府县。郭桓等人贪墨所得,折算成精粮约为两千四百万石……”

乾清宫内,看着脸色阴沉的老朱,吴庸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自己审讯结果报了上去。

“你……你说什么?六部及十二承宣布政使司,两千四百万……万石粮食精粮?”

即便早有心理准备,但在看到吴庸所报上来的审讯结果后,老朱也仍是不由得一阵目瞪口呆,满脸的难以置信。

开玩笑,且不说那几乎囊括了整个大明的官吏数目,单就那两千四百万石的粮食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此时大明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差不多才这个数字啊,甚至还要略少一些!

“骇人听闻,简直是骇人听闻啊!自古以来岂有如此惊天巨贪,咱……咱要是不把这些狗娘养的东西全部千刀万剐、剥皮揎草,咱朱重八就跟他们姓!!!”

刹那间,终于从这闻所未闻的惊天巨贪中回过神来的老朱,顿时不禁被气得三尸神暴跳,直接不顾形象的在这乾清宫大殿内恶狠狠的咆哮起来。

“啊?全……全杀了?陛下,此案涉及的官吏可是成千上万啊……”

听到老朱这恶狠狠的咆哮,从那几乎凝结成了实质的滚滚杀气中,感受到皇帝绝不仅仅是气话的吴庸顿时不由得胆颤心惊不已。

开玩笑,在向皇帝如实禀报前,他也只是想过将这些被得罪的官员全部‘打倒’而已,可没想过要将他们全部杀掉啊!

毕竟这可不是十个八个,而是涉及一京十二省、全国府县的全部官吏啊。即便只是各级官府的主副官,加起来那也是数千人了,就更别说涉案的吏员了。

这要是全都杀了,就算是把整个国子监的监生都撒下去填补,那也照样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啊!

“成千上万又如何?这些贪脏枉法的狗官留着做甚,全都给咱杀了,一个不留!咱大明不缺当官儿的人,杀一个官儿有的是人来补……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许给咱漏过一个……”

然而,对于吴庸所担心的事,在老朱这里却根本就不是事儿。毕竟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儿的人却多得是,尤其是想要当官儿进‘体制’的人。

所以,随着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的老朱一声令下,一场最终杀得整个官场人头滚滚的反贪风暴,随即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席卷了大明一京十二省!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大明:从教朱元璋做事开始!
加入书架
字体
A-
A+
夜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