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第七十二章

匠籍改革的必要性!

“啥,解除匠籍?不行不行,你小子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要是此例一开,以后我大明哪来充足的工匠可用……”

听到钱宽上下嘴皮一碰就要除去兵仗局数十名‘匠户’的匠籍,想都没想,老朱就毫不犹豫的开口拒绝了。

所谓匠户,乃是指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户,如铁匠、木匠、石匠、船作匠等等。

因为这些手艺多数都以家族传承的方式在民间流传,所以世代从事这一行业的家族自然就成了专业户。

早在唐朝时期,如同上番戍卫的府兵一样,工匠每年也要在官府作坊内服番役二十天,称为番匠或短番匠,算是有了匠户制度的雏形。

只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匠户制度,却还是后来的蒙古人建立元朝后才确立下来的。

蒙古人最初设立匠户的目的,只是为了保证兵器和武备相关制造的需要,为他们发动战争提供稳定的后勤支持。

所以早期的匠户,基本都是蒙古人在征服过程中从欧亚各地㨜掠收集而来的俘虏所组成。

既然是俘虏,那这些人的地位自然非常低下。其劳动完全也是无偿性质的,只有最基本的衣食保障,人工成本可以说基本为零。

因此,尝到了甜头的蒙古人在建立元朝后,干脆就把民间工匠家庭跟原来在战争中俘虏收集而来的工匠全都集合了起来,单独设立了一个匠籍,并规定这些家庭之后只能世代从事自己的行业,以方便他们继续压榨剥削。

而大明建立后,老朱虽然打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但对于蒙古人确立下来的一些制度还是不可避免的有所沿袭。

比如像匠户这种集中管理专业人士的制度,就就非常受老朱的青睐。就连他引以为傲的‘养兵百万而不费百姓一粒米’的卫所军户制,其实也都受到了这匠户制不少的启发。

没办法,如今大明刚刚立国不久,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像匠户制这种几乎没有成本的好事,怎么可能不被向来秉承着花小钱办大事原则的老朱所青睐。

“嘁,不就是个匠户制吗。小婿敢保证,只要能够废除这匠户制度,别说是普通工匠了,就算是堪比鲁班的能工巧匠,我大明也绝对不会少,更不会缺!”

面对老丈杆子的小家子气,原本只是为了自己的承诺给兵仗局少量匠户除籍的钱宽,却是忍不住干脆更进一步,直接提出了全面废除匠户制度的想法。

没办法,虽然匠户这种固化的制度保障了最基本的生产效率,但却是彻底的扼杀了工匠的创造力跟想象力,对于大明及整个华夏的科技发展来说,其影响实在是太过恶劣了。

就拿原历史上的大明火器史来说,早在明初就定型的火门枪‘三眼铳’,其形制直到大明灭亡,整整两百多年时间硬是没有一丁点儿改变。

而且即便就是这种简单原始的火器,明军也宁愿使用早期生产的产品。因为越是中后期生产的火器,其质量就越堪忧、炸膛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大。

至于像鸟铳这种代表了火器发展潮流的火绳枪,朝廷工坊里的成品合格率更是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导致军士都直接拒绝使用了。

而且不仅是火器,就连盔甲刀剑这些冷兵器也是一样。以至于许多将领都是直接在民间工坊定制武器来装备自己的家丁和精锐部队,只有那些炮灰部队才会使用朝廷工坊生产的武器。

所以,即是便胸无大志、只想当个米虫躺平享受生活的钱宽,在见到老丈杆子这小家子气后也实在是忍不住了。

“哼,说得轻巧!这可是事关国家的大事……你小子空口白牙的拿啥来保证?”

没办法,认定了只要人人各司其职、各就各位就能天下太平的老朱,哪会这么容易就被钱宽这轻飘飘的保证所动摇。

“有道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匠户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自家老小都过得苦了吧唧的,他们凭啥死心踏地的为朝廷卖命?”

“至于小婿凭什么,呵呵,这一次的火器改造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小婿只是画了两张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图纸,上下嘴皮一碰说了个大致想法而已,这些匠户半个月不到就给整了出来,凭的是什么?”

“另外,父皇要是觉得这还不够说明问题,那再加上钱家庄那边军工分厂的例子呢?”

眼见老丈杆子顽固不化,钱宽不仅是拿刚刚出了丰硕成果的火器改造说事,更是把设在钱家庄制作军粮的军工分厂都搬了出来。

说起来,不同于全部使用匠户的皇家军工厂总厂,这钱家庄的军工分厂本就是老朱当初为了卖钱宽人情所设。所以其中的工人自然也是按钱宽的建议,完全采用了雇佣制雇佣了钱家庄的妇孺老弱。

但就是这么一个完全以妇孺老弱为主力的小厂子,只不过用了大半年时间,如今不但能够保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皇家军工厂下发的任务,更是还有余力开拓了民用市场。

其打入民用市场的方便面‘白象’,如今早已是火遍了整个应天府,且正以惊人的速度朝着大明四面八方辐射。

所以,如今这钱家庄的军工分厂,不但早已不需要上面拨款拨物,更是还有余力反哺总厂。

“呃,有恒产者有恒心……”

面对钱宽这实实在在、不打半点儿折扣的例子,即便是认定了匠户制就是优越的洪开大帝,这会儿也是不禁有些疑惑、动摇了。

“陛下以为天下人只要能够各司其职、各就各位,大明就能安安稳稳的发展下去。但小婿以为,父皇把人心想得太简单、太理想主义了!”

“这种构想看似万无一失,但您看到这种制度的公平所在了吗?其实世袭其实才是最要命的……凭什么我老子当兵的我就得当兵,凭什么我老子是个匠人我就要做匠人……”

眼见老丈杆子有所动摇,钱宽哪能不趁胜追击。一时性起之下,却是忘了当初的教训,居然口无遮拦的当面点评抨击起了洪武大帝这实质上就是脱胎于‘匠户制’的基本国策来。

“你小子胆儿挺肥啊!”

就在钱宽性起之下忘形抨击着老丈杆子的基本国策之时,一道听不出喜怒的轻叹却是突然在其耳边‘炸响’开来。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七十二章 匠籍改革的必要性!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