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2316357

书籍2316357
书籍2316357
南海牧鱼
架空历史 5.0万字连载中
更新时间:2025-05-06 10:52:05
盛唐长安,一场诡谲的镇妖大典揭开千年诅咒的序幕。
  沈砚之,本是现代考古学者,却在西安古墓塌陷后魂穿唐代户部侍郎府,成为背负西域妖女血脉的孽种。右臂浮现的《将进酒》诗纹、梦中老者诗骨为引,妖魔为食的谶语,将他卷入一场横跨三界的生死博弈——
悬疑 杀伐果断 盗墓 古代 架空历史 历史 爽文 少年 重生 历史脑洞
开始阅读 新用户下载纵横App免费看
第二十三章:文渊残卷 2025-05-06 10:52:05

目录(共 23章)
正序

进入作品目录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魂穿侍郎府

第一章魂穿侍郎府

现代,西安,秦岭北麓唐墓考古现场。

沈砚之的头灯在墓室壁画上投下晃动的光圈,炭化的木梁突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他按住耳麦,指尖沾着的壁画碎屑中,隐约可见半句唐诗:"骨成诗......"

"队长,这里有新发现!"他的声音混着对讲机的电流声,"东壁壁画残留诗纹,与敦煌文献记载的'文渊国祭师纹'吻合......"

话音未落,墓顶的积沙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沈砚之本能地扑向壁画,指尖触到画中老者手中的断笔——那支笔的形制,竟与他三日前在临潼古墓发现的诗骨残片一模一样。塌方的轰鸣中,他听见自己的心跳与壁画上的诗纹产生共鸣,右腕突然浮现出与画中相同的青灰色纹路。

"沈工!快撤离!"

队友的呼喊被埋在坍塌的土石里。沈砚之被气浪掀飞的瞬间,看见壁画上的老者转头,空洞的眼瞳里溢出金光,手中断笔在虚空中写下:"诗饲妖"。无数诗骨碎片从壁画中飞出,其中一块刻着蝌蚪文的骨片精准嵌入他掌心,剧痛与眩晕同时袭来......

咸通三年,谷雨夜。

沈砚之在刺骨的冰水中挣扎着睁眼,喉间灌进的雨水混着泥沙,肺叶像被火钳撕扯般剧痛。雕花回廊的青石板硌着脊背,雨幕中倒映着破碎的烛火,他看见自己苍白的指尖正抓着廊柱上的缠枝纹——这具身体的原主,分明在半个时辰前溺毙于嫡母精心设计的"意外"。

"三郎醒了?"

阴冷的女声穿透雨帘,沈砚之抬眼,只见嫡母王氏扶着婢女立在游廊尽头,茜色翟衣被雨水浸透,腕间的诗骨镯子泛着幽蓝冷光。她身后的春桃捧着铜盆,盆中清水映出少年人额角的血痕,以及右腕上蜿蜒的青灰色纹路——那是未成形的诗纹,与他在现代古墓中发现的"妖纹残片"如出一辙。

记忆如利刃剖开脑海:现代考古队的CT扫描图上,那具唐代骸骨的右臂正有着相同的纹路;七岁那年(原主记忆),生母柳氏被冠以"西域妖女"之名焚于朱雀街,他被王氏按在泥水里观看火刑,袖中还攥着母亲临刑前塞来的半块碎玉。此刻,右腕的纹路突然发烫,竟在皮肤下勾勒出半句残诗:"骨成诗......"

"夫人深夜至此,可是怕三郎活不过今夜?"沈砚之撑着廊柱起身,现代考古训练的肌肉记忆让他动作比原主敏捷三分,指尖在柱身上摸到道细如发丝的刻痕——那是原主三年前被嫡母推下台阶时留下的。

王氏瞳孔骤缩,袖中"镇邪符"应声飞出,金粉咒文在雨幕中绽开。沈砚之本能地侧身避过,符咒擦过右腕,竟将残诗烧出焦黑缺口。剧痛中,他想起现代实验室的光谱分析:诗骨中的金色微量元素,与他穿越时触碰的壁画碎片成分完全一致。

"妖种果然是妖种!"王氏退至灯笼下,灯光将她面容映得青白,"当年就该一把火烧干净......春桃,把药端来!"

青瓷碗递来的瞬间,沈砚之嗅到了曼陀罗花的甜腥——那是西域毒香,他曾在现代吐鲁番干尸的鼻腔残留物中检测过同类成分。他借势撞翻铜盆,清水泼湿青砖,竟在水痕中显露出骷髅形状的妖纹,与现代雷达扫描出的古墓玄宫结构惊人相似。

"夫人如此心急,"他盯着王氏袖中滑落的纸角,那上面朱砂勾勒的分明是"弑君"符咒,笔触间的运笔习惯,竟与现代某位唐代书法研究者的摹本如出一辙,"可是怕三郎想起书房暗格里的羊皮卷?"

惊雷炸响,震得灯笼剧烈摇晃。王氏袖中突然甩出把诗骨碎片,每片都刻着《孝经》残句,却被妖血浸成紫黑。沈砚之本能地后退,后腰抵在回廊栏杆上,发现栏杆雕花竟是文渊国的"镇魂纹",与他在现代敦煌文献中见过的护墓符完全一致。

"你竟敢提那个贱人!"王氏指尖掐出法诀,诗骨碎片在空中拼成"灭"字,"她偷藏西域禁书,私通魔宗......"

"私通魔宗的人,恐怕是夫人吧?"沈砚之打断她,目光扫过春桃耳后的《静夜思》诗纹,那是镇妖司"听耳纹"的标志,现代考古发现的镇妖司遗址中,曾出土过类似的诗纹拓片,"不然为何镇妖司的暗探,会出现在您的贴身婢女身上?"

春桃猛地抬头,金步摇掉在地上,露出耳后发光的诗纹。王氏脸色骤变,袖中突然飞出只纸鹤,鹤喙中衔着枚血珠——那是魔宗用来传递密信的"血书鹤",其形制与现代密码学中的一次性密钥原理惊人相似。

雨幕中传来夜枭长鸣,沈砚之转头,看见屋脊上蹲伏着只黑猫,绿瞳映着他腕间的诗纹,嘴里叼着片泛黄的纸页。纸页在风中展开,上面半首残诗赫然是:"骨成诗,诗饲妖"——正是他在现代唐墓壁画上未能完全破译的内容。

"抓住那只猫!"王氏尖叫着抛出焚邪镯,红光化作锁链缠向黑猫。沈砚之趁机扑向猫爪下的纸页,指尖触到的瞬间,纸页突然燃烧,灰烬中露出块刻着蝌蚪文的骨片,与他现代掌心嵌入的碎片严丝合缝。

黑猫跃入雨中,消失前发出似人化的长嚎,竟似在吟诵诗句。沈砚之盯着掌心的骨片,发现上面的西域文字正随着心跳显化:"噬诗妖王,骨分七魄,得之者......"——这串文字的排列规律,与现代DNA双螺旋结构形成奇妙呼应。

"沈砚之!"王氏的咒文已至眼前,"今夜就是你的死期!"

千钧一发之际,屋顶突然破瓦而入道黑影,玄色劲装挟着雨珠扑面而来,腰间银铃震散了焚邪咒文。来者嘴角叼着片柳叶,指尖轻弹沈砚之腕间骨片,银铃与骨片共鸣,竟奏出金石之音——那频率,恰好是现代考古队用来定位古墓的次声波频段。

"好个侍郎府,"来者挑眉,指尖拂过沈砚之腕间诗纹,"藏着文渊国的镇魂骨不说,还养着能施血咒的主母......在下谢云舟,镇妖司左使,沈公子可愿与某共谋大事?"

沈砚之抬头,正对上谢云舟眼中一闪而过的金芒——那是妖王残魂的征兆,与现代监测到的古墓磁场异常如出一辙。他握紧骨片,听见远处传来镇妖司的铜锣声,而嫡母王氏已化作黑烟遁走,临走前,她袖中掉落的密诏上,赫然盖着户部尚书的官印,印泥成分经现代检测,正是唐代特有的朱砂混龙脑香。

雨势渐急,谢云舟银铃轻响,抛出枚刻着"密"字的腰牌:"今夜子时,带骨片来慈恩寺后巷。记住,别让任何人看见你的诗纹......尤其是令兄房里的那位'书魅'先生。"

黑影一闪而逝,沈砚之摸着腰牌上的饕餮纹,发现与骨片边缘的纹路完美契合,其几何图案正是现代数学中的莫比乌斯环变形。远处,嫡兄沈明修的院落透出诡异的绿光,混着书页翻动的"沙沙"声,说不出的阴寒——那声音的频率,竟与现代实验室中诗骨碎片的共振频率一致。

他低头看向腕间,诗纹竟在雨中逐渐清晰,残缺的"骨成诗"下,慢慢浮出后半句:"诗饲妖,妖噬骨"。而掌心的骨片,正渗出丝丝金光,在雨水中勾勒出大雁塔的轮廓——那座唐代建筑的地基结构,现代考古证实正是按照北斗七星排列。

这是盛唐长安的雨夜,也是千年阴谋的序章。作为穿越者的沈砚之,此刻终于明白,他在现代触碰的诗骨碎片,正是连接古今的钥匙。而窗外的黑暗中,无数双眼睛正盯着他腕间的光芒,等待着镇妖大典的血祭时刻——那个时刻,恰好是现代考古队发现唐墓的同一时间坐标。

下一章 App内阅读新用户畅享7天免费
暂无评论,点击发布